Once upon a time... around 1965.

Once upon a time... around 1965.
無論您走得多遠,也走不出我們的心... 如同黃昏時分的樹影,拖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別被「教育的未來(Did you know)」嚇呆了


彭明輝寫於 2011年5月30日 23:29




      「教育的未來(Did you know)」這部短片曾經在台灣轟動一時,製作人是美國公立高中Arapahoe的科技中心負責人Karl Fisch。這個短片其實是純文字的簡報檔,動態播出,毫無噱頭而內容卻極為震撼人心。譬如,該短片提到:「2010年最熱門的十大工作在2004年時還不存在」,「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還沒被發明的技術,解決迄今尚未被發現的問題。」這個挑戰很少有老師知道該怎麼因應,更別說是在學的學生或剛畢業的年輕人。這個聳人聽聞的挑戰,乍看似乎是未來絕不可避免的事實,其實卻是充分利用了製作者、傳播者和觀眾的錯覺。

        這一部短片之所以能達到聳人聽聞的效果,其實是因為使用了許多容易引發錯覺的對比,以及對數字的錯誤解讀。譬如說,「2010年最熱門的十大工作在2004年時還不存在」,這好像意味著每個2004年進入高中的學生都必須在高一時就知道自己七年後大學畢業時的工作,以及該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其實,這完全只是假象。

        事實上,2010年時99%以上的工作是2004年就已經存在的,甚至可能有50%以上是一百年前就已經存在了的(譬如:餐飲業、醫護人員、金融服務人員、律師、教師、航空、航海、車輛以及其他電子、機械產業等)。這些行業也許有些設備和服務項目跟一百年前不一樣,但是它是漸進而連續地演變,而非不連續的突變。其次,2010年最熱門的十大工作,很可能用的還是2004年就已存在的學理和技術,它們只不過是舊學理與舊技術的新應用而已。譬如,2009年上市的HTC Dream智慧型手機的核心技術是最新進的作業系統 Android,而這個作業系統早在2003年就已經存在,而且其中部分技術可能屬於1999年就已註冊的專利。此外,作業系統 Android是利用Linux 核心發展出來的,而Linux核心更是1991年就已經存在了的。這真的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2018年最搶手的行業為生醫工程師、網路系統與資料傳輸工程師、獸醫、電腦軟體工程師、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師、土木工程師、護士、會計師、財務分析師與景觀設計師。其中生醫工程師是新興的行業,但是相關學理與技術早已存在數十年,而其他九項行業根本是老早就有的行業。

        即使是像HTC Dream智慧型手機這樣的產業,2002年進入高中的美國學生當然不會在當時就知道七年後會有這種手機的誕生。但是他們只要乖乖學好基礎數學與基本的電腦程式,就可以在2005年進入大學時開始學習早已流傳於全世界的Linux語言,並且嘗試使用 Linux核心與Android作業系統去發展自己的作業系統或其他程式寫作。等他在2009年畢業時,那些在大學時代熟悉Linux核心與Android作業系統的畢業生就可以順利地進入HTC Dream智慧型手機這樣的產業。

        產業的變遷是連續而漸進的,大學教育的課程內容也是連續而漸進的;儘管產業界的應用性技術往往領先大學,但是大學的基礎學術研究與教學則領先業界,因此有在注意產業變化趨勢的大學生,畢業後跟產業界需求脫節的機會很小。而且,假如一個大學在2000年到2010年之間所有課程內容都不改變,學生也都不肯自修,那麼她的畢業生或許無法到最搶手的十大行業裡工作,但是較優秀的學生絕對還有一大堆可以挑的工作機會。

        Karl Fisch 的數據之所以嚇人,是誤導讀者進入一個錯誤的想像:他假定高中生在2004年到2010年之間像睡美人一樣地中斷生活與學習,因此他在2004年所學的高一課程內容,就是他在2010年進入頂尖企業工作時所需要的專業知識。這個想像中完全忽略一個事實:2004年入學的高中生未來七年將持續地學習,跟隨著產業變化的腳步而累積新知識,並且在這過程中逐漸縮小學校知識跟產業需求間的落差。

        因此,高中教師只要把基礎物理、化學與數學教好,頂多再教會學生基本的電腦程式寫作能力,讓他們畢業時銜接得上大學的課程就頂夠了。至於「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還沒被發明的技術,解決迄今尚未被發現的問題」,這根本不是事實――頂多只不過是 Karl Fisch 過度自我膨脹的杞人憂天罷了。

        短片中也提到「他們在大一所學的東西,大三時至少有一半將會過時。」這個說法根本是悖逆事實的危言聳聽。以台灣的大學課程為例,大部分科系的基礎科目都是在大二修習,而這些科目的內容都是數十年來少有更易的基礎理論。除非宇宙的定理有天翻地覆的改變,否則物理和化學基礎定理不會變,人類的數學原理可以增加而不會過時;即使經濟學、政治學與社會學等學科,也很難相信大二所學在未來十年內能有多大的錯誤(過時);而人文領域更是千古不變,除非人類的本性在未來十年內有徹底的物種變化,否則如何過時?

        Karl Fisch第二個重大的錯誤在於:誤把資訊當知識。雖然「Google每個月要處理27 億次的搜尋」,但是其中絕大部分是資訊(一週天氣預測、台北美食推薦等),而非知識。「我們每天傳輸的簡訊數量已經超越全球總人口數」,但是妳所需要知道的就只不過是傳到妳手機上的那幾則而已(我每個月收不到五則)。「現在英文字彙的總數大約是莎士比亞時代的五倍」,但是其中絕大多數是特定專業領域內的術語,只要你不在那一行,就不需要知道。

      「美國每天有超過 3,000 本新書出版」,但絕大多數是不看也無所謂的「休閒讀物」。「紐約時報一週的資訊量可能超過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總量」,資訊是爆炸了,但知識的膨脹速度遠遠低於資訊的膨脹。此外,人類知識的總量在急遽膨脹,但是人類的分工也同等級地膨脹中,使得每一個人一生所需要用到的知識在絕大多數人能負擔的範圍內。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在資訊爆炸而知識膨脹的時代,需要注重的並非無止盡的資訊或知識,而是搜尋、篩選、過濾、彙整資訊的能力,以及理解、吸收與活用新知識的能力。儘管知識可以一再創新,資訊可以無限制地膨脹,但是知識創新的法則與原理數百年來變化不大。抓住原理和理解力,才能「以簡御繁,以一馭萬」。

        不管是中、小學、大學或研究所,學習的目的首在思考與推理能力的養成,二在基礎原理、知識的吸收與活用。只要掌握住這兩個能力,再多的資訊也能應付自如,而不需要捨本逐末地去追逐一大堆根本用不著的資訊。

        在這個電腦計算能力與網路搜尋引擎極端發達的年代裡,所有電腦能做的事都可以交給電腦,人只要培養電腦所沒有的能力就可以了――至少要善用電腦來減輕自己學習上的負擔。與其鉅細靡遺地記住一本書的內容,不如充分吸收、理解其原理後,把細節交給搜尋引擎;與其在狹小的學科領域內鑽研瑣細的知識,不如大開大闔地跨領域涉獵各種學理、知識的梗概,以便在需要任何具體知識時可以迅速地判斷出哪個學科領域可能已有長足發展,以及查索資料庫時最相近的關鍵字。人可以愈來愈倚賴理解力和創意,而較少倚賴記憶力,但是這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不需要任何知識。

        嚴長壽在高中畢業後就失學,卻能夠一路拔升到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圓山飯店總經理與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靠的是他的自修和聰明,絕非僅憑聰明而不需要基本知識。比爾‧蓋茲雖然在大三時輟學,但是他在高中與大學二年級時已經累積可觀的軟體寫作相關知識與原理。創意經常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很少是「閉門造車」――即使最無拘無束的軟體業亦然。

        商業周刊第 1028 期「學校沒教的大能力」這篇文章裡強調:「《富比世》2007年的全球富豪榜在三月出爐。名列前三十名的富豪,有一大半是放棄文憑的輟學生!」確實,賺錢可以僅憑聰明與創意,而不靠知識與學歷,軟體業尤其如此。而且,聰明是打出娘胎就改變不了,而創意是學校無法教的。因此,急著想賺大錢的人大可以在大學畢業前就把握機會出去創業。問題是,妳有像比爾‧蓋茲、甲骨文總裁艾利森、戴爾電腦董事長麥可‧戴爾,或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那麼聰明嗎?假如沒有,還是得安分地想一想:要不要善用大學的資源培養自己的就業技能。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並非天才的人而言,大學還是培養謀生技能最快速的地方。

        更何況,大學並非僅僅只是培養就業技能的地方,她還可以讓我們培養跟幸福有關的多種能力。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曾說:「上學其實浪費在很多跟管理學生有關的事上,學排好隊、不要跟同學講話……。」這話說得太過頭了,上學也是我們認識朋友、結交知己、墜入愛河的地方,即使排路隊都還具有社交功能。



 ·  · 分享
  • 33 個人都說讚。
    • Fulcrum Guan 
      關於這點
      幾年前朱學恆先生的部落格
      曾經舉出了一些實際例子
      個人認為這種「趨勢」確實存在
      但也確實如彭教授所言
      ⋯⋯更多
      星期一 23:40 ·  ·  1 人
    • Yi-jung Wu 最後一句話很有道理。
      星期一 23:42 · 
    • 黃守鋒 朋友給我看過這影片
      我覺得是唬人的,
      在過去資訊不發達,所以必須掌握所有能蒐集到的資訊。
      現在因為資訊龐大,反而要有效地擷取有用的資訊才是重點,這影片的製作人顯然還存在資訊不發達時代的舊思維。
      昨天 1:56 · 
    • Tsan-Kuang Lee 今日對機器處理資訊,知識,甚至情緒的能力認知,也許從新思維的觀點看來,也有重新評估的必要http://en.wikipedia.org/wiki/Technological_singularity
      54 分鐘前 ·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教育的未來(Did you know)V1.0


先用這2007年的暢行無阻短文嚇嚇您... 只為了叫醒您... 沒有太多用意... 您也別想太多... 尤其是有憂鬱症傾向的您... 要您真正注意的不是這篇... 而是下一篇文章 !!! 尚請拭目以待......

From : 靜心六六 
-----------------------------------------------------------------------------------------------------------------------


作者 : 朱學恒 (07-06 05:43) 

請各位多多利用!

原作者的原文網頁:Karl Fisch's fish bowl : http://thefischbowl.blogspot.com/2006/08/did-you-know.html


2006 年,位在科羅拉多州的一所默默無聞的公立高中Arapahoe剛結束暑假;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校長請該校科技中心的負責人Karl Fisch為老師們解說一下目前教育界的技術發展和趨勢。正好Arapahoe高中獲得了一筆基金會的贊助,幫學校換了兩百多台的電腦,於是Karl就決定以讓老師瞭解未來趨勢的角度來製作一套投影片,希望他們可以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挑戰,並且進而能夠讓高中生們面對這樣的改變。Karl從書籍、網路、政府資料中整理出了一些數據,並且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加入投影片中。(這些數據來自於「世界是平的」作者、教育界的知名人士、美國前教育部長、美國勞工部、麻省理工學院等等……)




在做好影片,配上音樂之後,他把這個影片取名為「Did you know?」;在校內老師面前第一次播放的時候,他還覺得忐忑不安,但幸好底下老師的反應很不錯,讓他覺得這影片似乎達成了他想要傳達的效果。

不過,他錯了。這達成的效果比他想像的還要大。

過了幾天之後,他把這段投影片放到自己的Blog上面供大家觀看。


立即有來自各地的使用者對這投影片感興趣,要求授權讓他們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熱心的使用者將檔案改編,重整,上傳到Youtube上和提供各種不同的格式。其他人則是轉寄、上課時播放給自己的學生看,研討會時拿來作引言……

到了現在,這個影片光是在Youtube上就有超過十種版本,將近兩千人把它加為最愛,三百多則對這個內容感到震撼的留言,全部瀏覽人次超過五十萬人以上。(這還不包括在網路以外的地方觀看的人數)

而我看到這影片的時候是在美國休士頓的Rice大學,現場聚集了全美知名學府的研究者,還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界人士;掌握上億美金基金會教育經費的計畫負責人在會議一開始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的直接開始播放這個影片。



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
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

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影片播放完之後,現場一片寂靜,而她繼續接道:「轉變,正在發生。各位,我們所推廣的開放教育就是在為了這個趨勢作準備……」


當天,我就把這個影片重新翻譯成中文,請台灣的義工進行轉檔和影片製作,傳上了Youtube。
(來看看吧!)

這個影片之所以讓人感到震撼,並不是因為它使用了華麗的特效或擁有超級大明星的陣容。它的震撼之處在於其中所引述的都是事實。它讓現在是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中教育界的佼佼者感到震撼,更讓環境、資源遠遜於美國的我感到震撼,我更覺得「我們」(父母、師長、教育家、政策決定者、立法行政官員)都應該一樣感到震撼。



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ey認為...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

因為這世界演變的快速已經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本來應該要引導、協助新的世代面對這個劇烈變動的世局。但我們武器配備落後、訓練薄弱,更有各種各樣的強大的敵人虎視眈眈……我們和這些新的世代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任天堂光是在2002年就投資一億四千萬美金進行研發。

美國聯邦政府花在教育研發上的經費還不到一半。

確實,驚天動地,以十倍速爆炸成長的事件正在發生。傳統的學習與教育系統都面對了最嚴苛的挑戰,對企業的忠誠度降低、對科技的依賴度增加,科技的進步又讓不會使用科技的人更加弱勢和絕望……



根據估計,《紐約時報》一週所包含的資訊量...

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紐約時報在2007年4月2號的科技版用不小的篇幅報導了我們進行的開放式課程翻譯計畫。而這個記者是在Youtube上面看到台灣一家虛擬媒體製作公司對我們訪談的影片,因此而對我產生興趣,這才找上我的。

隨即,新聞登出第二天我收到一封請求我幫忙的信件,寄信者是在看到報導之後在網路上找到我的Email而寄信過來請我幫忙翻譯麻省理工的一個網路廣告相關計畫。

這個人叫做Andreas Ramos,他是矽谷一家新創公司Position2的執行長。這家公司的工作是網路廣告代理搜尋最佳化。(聽起來很繞口對吧!)他的工作是把客戶所購買的搜尋引擎廣告效果最佳化。Google贊助了麻省理工價值四十五萬美金的網路廣告,但關鍵字和必須由他們自行管理。所以,麻省理工找上了Andreas Ramos,而他額外替麻省理工編寫了48,548個額外的關鍵字,並且透過演算法和網路行銷的技巧進行全球化的推廣。
結果呢?這些廣告每天的點閱次數從52次增加到17,650次,每次點閱所花費的廣告費用降為十分之一……
這個故事完全是真實的,但不過三到四年前,這裡面的技術、工作和機會,幾乎是完全不存在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想當醫生、不想當太空人,而告訴你他們想要當網路廣告搜尋最佳化工程師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對於這樣劇烈的跳躍和變化,我認為,知識的自由分享和創意是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也因此我才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進行開放式課程的推廣與分享)

唯有知識可以自由分享,人類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作出更正確的選擇。想想看,如果這個社會上的階級區分成「有錢」接受教育和「沒錢」接受教育這兩種;這還有什麼平等可言?

唯有跳躍性思考的創意才能夠迎接十倍速變化的世界。孩子們擁有結合包容和遠見的創意,才能看穿下一個世代的循環。線性按部就班的思考模式已經趕不上整個世界局勢的變化,唯有跳躍、不受傳統規則束縛、激烈變革,直接得出結論的創意訓練才能夠及時提出解決方案。



在中國,智商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對全世界老師的意義:他們的優秀學生,比我們所有的學生還要多。

這些驚天動地的轉變正在發生,你已經知道了,然後呢?

(本文歡迎隨處轉貼、轉寄,僅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即可)
--------------------------------------------------------------------------------
  
Text for Did You Know Presentation

Several folks have asked for just the text of the Did You Know presentation. You can find it below. The original presentation (http://thefischbowl.blogspot.com/2006/08/did-you-know.html) includes slides at the beginning that are specific to my school. (You can also find sources for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original context of the presentation there.)
Scott McLeod’s Remix (http://scottmcleod.typepad.com/dangerouslyirrelevant/2007/01/gone_fischin.html) removes AHS-specific slides and adds one MySpace slide. There are also various other remixes on the web that have different slides (typically specific to local schools/states/countries).

  1. 1.      Did You Know . . .
  2. 2.      AHS has 249 new computers this fall.
  3. 3.      212 of them are from grants.
  4. 4.      AHS has 33 new LCD projectors this fall.
  5. 5.      33 of them from grants.
  6. 6.      AHS has a wireless network running right now (802.11 a/b/g).
  7. 7.      District wireless devices have full access to the network (Internet, file servers, and printing).
  8. 8.      Anybody’s 802.11 a/b/g device has access to the Internet (but not file servers or printers).




*Scott’s version starts here. 
  1. 9.      Did you know . . .
10.  Sometimes size does matter.
11.  If you’re one in a million in China . . .
12.  There are 1,300 people just like you.
13.  In India, there are 1,100 people just like you.
14.  The 25%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with the highest IQ’s . . .
15.  Is greater than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North America.
16.  In India, it’s the top 28%.
17.  Translation for teachers: They have more honors kids than we have kids.
18.  Did you know . . .
19.  China will soon become the number on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20.  If you took every single job in the U.S. today and shipped it to China . . .
21.  China would still have a labor surplus.
22.  During the course of this 8 minute presentation . . .
23.  60 babies will be born in the U.S. 244 babies will be born in China

351 babies will be born in India.

24.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estimates that today’s learner will have 10-14 jobs . . .
25.  By the age of 38.
26.  According to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 . .
27.  1 out of 4 workers today is working for a company they have been employed by for less than one year.
28.  More than 1 out of 2 are working for a company they have worked for for less than five years.
29.  According to former Secretary of Education Richard Riley . . .
30.  The top 10 in-demand jobs in 2010 didn’t exist in 2004.
31.  We are currently preparing students for jobs that don’t yet exist . . .
32.  Using technologies that haven’t been invented . . .
33.  In order to solve problems we don’t even know are problems yet.
34.  Name this country . . .
35. Richest in the World

Largest Military
Center of world business and finance
Strongest education system
World center of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Currency the world standard of value
Highest standard of living
36.  England.
37.  In 1900.
38.  Did you know . . .
39.  The U.S.


is 20th in the world in broadband Internet penetration.
(Luxembourg just passed us.)

40.  In 2002 alone Nintendo invested more than $140 million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  The U.S. Federal Government spent less than half as much 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42.  1 out of every 8 couples married in the U.S. last year met online.


43.  There are over 100 million registered users of MySpace.(August 2006)
*Scott updated to 106 million for September 2006 and added this slide:
If MySpace were a country, it would be the 11th-largest in the world (between Japan and Mexico)*

44.  The average MySpace page is visited 30 times a day.
45.  Did you know . . .
46.  We are living in exponential times.
47.  There are over 2.7 billion searches performed on Google each month.


48.  To whom were these questions addressed B.G.?
(Before Google)

49.  The number of text messages sent and received every day exceeds the population of the planet.
50.  There are about 540,000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 . .
51.  About 5 times as many as during Shakespeare’s time.
52.  More than 3,000 new books are published . . .
53.  Daily.
54.  It’s estimated that a week’s worth of New York Times . . .
55.  Contains more information than a person was likely to come across in alifetime in the 18th century.
56.  It’s estimated that 40 exabytes (that’s 4.0 x 1019) of unique new information will be generated worldwide this year.
57.  That’s estimated to be more than in the previous 5,000 years.
58.  The amount of new technical information is doubling every 2 years.
59.  It’s predicted to double every 72 hours by 2010.
60.  Third generation fiber optics has recently been separately tested by NEC and Alcatel . . .
61.  That pushes 10 trillion bits per second down one strand of fiber.
62.  That’s 1,900 CDs or 150 million simultaneous phone calls every second.
63.  It’s currently tripling about every 6 months and is expected to do so for at least the next 20 years.
64.  The fiber is already there, they’re just improving the switches on the ends. Which means the marginal cost of these improvements is effectively $0.
65.  Predictions are that e-paper will be cheaper than real paper.
66.  47 million laptops were shipped worldwide last year.
67.  The $100 laptop project is expecting to ship between 50 and 100 million laptops a year to childre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68.  Predictions are that by 2013 a supercomputer will be built that exceeds the computation capability of the Human Brain . . .
69.  By 2023, a $1,000 computer will exceed the computation capability of the Human Brain . . .
70.  First grader Abby will be just 23 years old and beginning her (first) career . . .
71.  And while technical predictions further out than about 15 years are hard to do . . .
72.  Predictions are that by 2049 a $1,000 computer will exceed the computational capabilities of the human race.
73.  What does it all mean?
74.  Shift Happens.
75.  Now you know . . .

===============================================================
* ( 一段網誌上的回覆 )

我對 "教育的未來" 這種片子完全沒有興趣。

因為我知道教育沒有未來。

某種東西一旦跟官員或專家扯上關係,就完全沒有前途跟未來可言。

以前被稱作 "公信力" 的專家,現在只能說上是嘴砲王,每次在電視上出現都會讓我覺得很可笑,

我寧願去看日本的智障節目,也不想看所謂的專家分析世界未來或社會趨勢。

我沒有要攻擊你這篇的意思。反正你也只是"順便"把影片放上來,所以我也只是 "順便" 打擊一下專家。哈。

言歸正傳,我其實是要過來安慰你的。

你說你很久沒過過這麼沮喪的日子了,其實我真的很想說,老子很久沒過過好生活了。

不過接下來也沒什麼好說的就是了。哈。(智障)

我的醫生告訴我說 : " 上帝已經把我的門全都關起來了,我都快得幽閉恐懼症了... "

 我回答他 : " 沒關係... 撐過這一兩天你就有奇怪的窗子可以開了。"

( 哈。哈。哈。哈。這是神經病院裡的一段對話嗎?! )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蔣緯國 & 石靜宜

蔣緯國的坎坷婚姻
蔣緯國風度翩翩,在一般女性的心目中,應該算得上是一位令人心儀的人物。1944年,蔣緯國與著名的紡織工業家石鳳翔的女兒石靜宜結婚。1952年,石靜宜在生產中不幸去世。蔣緯國在喪妻四年之後,與中德混血兒邱愛倫舉行了婚禮。後來夫妻長期分居,邱愛倫住在美國,蔣緯國則獨自一人在臺灣,過著單身的生活。

蔣緯國與石靜宜的結合
    從德國留學歸國後,蔣緯國曾在西北任陸軍炮兵上尉連長。1943年的一天,他在西安搭乘火車時,見到一位漂亮小姐在看英文報紙,便走上前去索借。小姐見是一位上尉軍官,絲毫未予理會。
    這位高傲的小姐芳名石靜宜,是國內著名的紡織工業家石鳳翔的女兒。石家祖居孝感,先世家居孝感北鄉滑石沖,此地山青水秀,聞名遐邇,附近有一溫塘,風景宜人。
    石鳳翔早年留學日本,專攻紡織工業,回國後歷任保定甲種工業學校教務長、楚興紡織學校校長、石家莊大興紗廠廠長,以及大華裕華公司總經理等職務,是當年紡織界的大亨。
    石靜宜是石鳳翔最為寵愛的女兒,被視如掌上明珠。抗戰期間,她就讀于國立西北大學,由於她聰明伶俐,品貌出眾,所以石鳳翔夫婦每逢社交宴會,多會讓石靜宜相隨。
    1943年秋,西安知名人士劉楚才,邀請各界著名人士參加家宴,石鳳翔帶著女兒石靜宜前往。此時,蔣緯國的部隊駐守潼關,經常向黃河對岸的風淩渡日寇炮擊,系陝西的第一線。這次他因事來到西安,也被劉楚才邀請赴宴。
    宴會前,劉楚才將來賓逐一介紹,當介紹石靜宜和蔣緯國相識時,高傲的小姐這才得知眼前的軍官竟是蔣介石的二公子,她仔細看了一下,見蔣緯國年輕英俊、風度翩翩,而蔣緯國也得以和石靜宜敘談,發現她不僅才貌出眾,而且知書識禮,於是兩相鍾情。宴會後,主人舉辦家庭舞會,蔣緯國熱情邀請石靜宜跳舞,從此兩人建立了感情,並且過從甚密。從家世上看,兩個年輕人可稱是門當戶對,石靜宜是大實業家的千金,蔣緯國則是國家領導人的二公子。所以,當蔣緯國將此事函告父親後,蔣介石回示:石門親事,可結合。
    19441225日,正是耶誕節,蔣緯國與石靜宜在西安結婚,婚禮由胡宗南主持。
1949年,大陸解放,石鳳翔隨蔣家王朝遷往臺灣。但因過於匆忙,石鳳翔的西北工業王國,無法全部遷到臺灣,只把上海的大秦紡織工廠部分設備拆運遷到了臺灣。
不久,蔣緯國升任裝甲司令,而石靜宜也被尊稱為司令夫人。據說,石靜宜個性豪邁,頗有男子風範,她穿著長統馬靴,常與裝甲兵袍澤聚會,自己開車而不用勤務兵,裝甲兵將士在台中時常可以見到這位漂亮的司令夫人。

石靜宜之死
石靜宜是嬌生慣養、養尊處優的富家小姐,來到臺灣以後,父親石鳳翔的事業受到上海幫在台紡織勢力的衝擊,面臨水土不服,風光今非昔比,娘家的經濟來源已不能無限制讓她做足面子,對她而言可能是從來沒過過這麼苦的日子了。由於石靜宜性格豪爽、敢作敢為,所以一度曾有傳言,說她利用裝甲兵旅採購物資的便利,自國外進口若干舶來品販賣,以資挹注。後來更有傳聞,說美援軍服走私案系由她幕後操縱,國民黨立法院提出追究緝查,事情鬧大了,蔣介石知道後讓她服毒自盡以免破案丟臉。此事真實與否,實不得而知.
石靜宜確系在1952年過世。一則有根據的消息說,一直未孕的石靜宜這年終於有了身孕,這對蔣家、石家都是可喜的大事。可是在預產期前,蔣緯國卻奉派赴美國考察。當時石靜宜的預產期為農曆九月中,而農曆九月十五日又是蔣介石的生日。蔣緯國的家位於臺北廣州街,與閻錫山為鄰,當時臺北唯一較佳的中心診所也在廣州街。石靜宜為想自己生的子女能和公公蔣介石同一天生日,乃請求醫生為她控制產期。但是到農曆九月十四日晚上,仍沒有陣痛,任性的石靜宜便請醫生施行催生。可能是安胎和催生的藥物發生反作用,再經過檢查時,醫生便發出了病危的通知,然而,石靜宜的父親石鳳翔老先生一時找不到,而蔣緯國又遠在美國考察,於是輾轉找到了蔣經國。但等蔣經國趕到中心診所時,石靜宜的呼吸已經停止,經過各種急救,最終回天乏術,胎兒也死於腹中。
蔣緯國自美國獲悉後,匆匆趕回料理喪事。他為了紀念原配夫人石靜宜,在臺北原裝甲兵之家位址,辦了一個靜心小學靜心樂園,還在台中辦了一所靜宜女子英專,再後來又辦了宜甯中學,他都兼任董事長。不過,這與他任軍職有些不符,後來就全辭掉了。

梅開二度
蔣緯國的第二段婚姻,是在他喪妻四年多之後,即1957223日,他在日本東京聯合教堂舉行了婚禮。
蔣緯國的第二任妻子名叫邱愛倫,是一位中德混血兒,相貌融合了東西方之美,臉型類似電影明星英格麗·褒曼。邱愛倫原籍廣東,生於1936年,比蔣緯國小20歲。她的父親名叫邱秉敏,曾擔任中央信託局儲運處副處長,母親是德國人,兩人早年即分居。
蔣緯國早在1955年就在臺北與邱愛倫小姐結識,經過半年的交往,兩人即在臺北訂婚。訂婚之後,邱愛倫去日本學音樂,一年以後,邱小姐在日本學業完成,本想返台成婚,但蔣介石為恐蔣緯國婚事過分鋪張,因此,蔣緯國才在戴安國的陪同下,一起赴日和邱愛倫完婚。
1962年,蔣緯國與邱愛倫生下一子,取名蔣孝剛,是蔣氏家族字輩的兄弟中最小的一位,年齡與蔣經國的孩子孝文、孝章、孝武、孝勇相差很多。蔣緯國47歲才有了獨子,所以對蔣孝剛異常鍾愛。
蔣孝剛小時讀書就非常用功,不到10歲就戴上了近視眼鏡。1980年,他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攻讀法律。留學期間,他個性穩健持重,不苟言笑。一般情況下,他不暴露自己的出身,當然,知道他是蔣緯國公子的人也不少,不過,他不常在公共場合露面,以免引起外界注意。他勤于學業,尤其對商事法與國際法下的功夫最深,是劍橋的高材生。畢業後,雖然臺灣外交部有意延攬他出任官職,但他明確表示,自己對從政意願不高,也不願在臺灣執業。不久,他去了美國,在紐約一家律師事務公司服務,考取律師執照。有家刊物曾評論說,從蔣孝剛的歷程可知,蔣氏家族第三代子弟中,能與他一樣看得開的人,似不多見。
蔣孝剛在美國與美籍華裔女子王倚惠相識,兩人在紐約訂婚後,奉父命專程返台在臺北舉行婚禮。完婚後雙雙回到美國,繼續幹他的律師業務。
相貌堂堂的蔣緯國,為人一向熱情、謙遜,他的臉上時常充滿了笑容,然而他的內心卻也有孤寂。蔣緯國夫妻長期分居,邱愛倫住在美國,並常與宋美齡過往。蔣緯國則獨自一人在臺灣,過著單身的生活。
1997年夏,蔣緯國的身體每況愈下,尿毒癥加劇,糖尿病引起腸胃功能病變。病重期間,邱愛倫曾返回臺灣悉心照料。1997923日,蔣緯國病逝於臺北,死後和原配夫人石靜宜合葬於臺北五指山公墓將軍墓園。料理完喪事後,邱愛倫與兒子蔣孝剛再度飛赴紐約。她時而前去陪伴百歲高齡的宋美齡,這會使同樣孤獨的婆媳倆消除片刻的寂寞。












1:蔣緯國與原配夫人石靜宜的婚照



2195734日,蔣緯國偕新婚夫人邱愛倫從日本返回臺灣


31967年蔣緯國與兒子蔣孝剛的合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蔣緯國第一任妻子石靜宜離奇死亡的內幕

臺灣中影籌資拍攝章亞若傳,章亞若的死一直是個謎,無獨有偶的,經國先生的弟弟蔣緯國將軍,坊間對他的第一任前妻石靜宜的死因,仍有許多流言,尤其據傳石靜宜是被老蔣總統與經國總統聯手害死的。東森新聞請到當年與蔣家關係匪淺的好友,談談這這段內幕。
  
1953 3月,前資政蔣緯國的第一任妻子石靜宜離奇死亡,當時蔣緯國正在美國考察,趕回臺北的時候,妻子已經病故。當年擔任兩蔣侍副官家的翁元說,石靜宜常靠安眠藥入睡,也有習慣性的流產,身體本來就不好。傳言有天她在醫院休養,有4個男性醫護人員闖進石靜宜的病房,沒多久她就心臟病突發走了。
  
外傳這是老蔣總統賜死,由經國先生負責執行。翁元認為,老蔣總統不可能對自己的媳婦下毒手。
  
抗戰期間,蔣緯國與西北富豪原大華紗廠老闆石鳳翔之女石靜宜結婚
  
還有傳言說,石靜宜涉嫌走私美金,也人說他涉嫌以偷工減料的方法,出售韓戰美軍衣料,遭到檢舉;甚至有傳說蔣緯國是蔣經國的眼中釘,因此牽累到了妻子石靜宜。
  
石靜宜真正的死因,到現在還是不明,這也是蔣家諸多神秘公案當中,一個詭譎的謎團。
  
蔣緯國前妻石靜宜死因之謎
    
蔣緯國和他的第一個妻子石靜宜是自由戀愛而結合的,倆人感情十分好。然而結婚不到十年,1953322日,石靜宜突然在臺灣猝然去逝,她的死因對世人來說,至今仍是個謎。
  蔣緯國和石靜宜感情很深,在她去逝後,一直懷念著她,他生前曾回憶道:“我們結婚後,我奉調到青年軍當營長,石靜宜和我一起來到漢中軍營,我們和張慕飛排長夫婦同住在一個破廟中。這一個富家小姐,能夠跟著我跑,隨身只有一個炭爐子及兩個鍋子,一個煮飯,一個燒菜,每天做飯給我吃,她毫無怨言。”
  
蔣緯國在回憶中提到的張慕飛排長,以後在臺灣曾任過裝甲騎兵團208團團長,一直和蔣緯國有著深交,是蔣緯國的老部下老朋友。
  
張慕飛系湖北老河口市人,年過古稀後即回國定居,我有幸和他成了忘年交,我曾撰寫過一篇文章《張慕飛與蔣緯國》,專門介紹他和蔣緯國的交往和友誼。最近,我又以“石靜宜的死因之謎”專門採訪了他。下面就是張慕飛老先生給我提供的有關內容。
  
蔣緯國和石靜宜是1944年在西安的一個晚會上相識的。那時蔣緯國在胡宗南手下當連長,石靜宜則在西北農學院學習。石靜宜的父親石鳳翔是西北首富紡織大王。有一天,石鳳翔為了招待空軍而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晚會,陸軍出身的蔣緯國因和西北設計陸空聯合作戰組織有合作關係,所以亦在被邀之列。那天,石家二小姐石靜宜成為石家的總招待,倆人得以相識。
  
石靜宜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透著一股直率和純真,她開朗大方,沒有一絲富家小姐那種嬌柔造作或故作矜持,使蔣緯國一見就喜歡上了。而蔣緯國的性格開放,待人熱情,風度翩翩,也吸引了石靜宜。倆人可謂一見鍾情,很快就墜入了愛河。此時蔣緯國已三十歲了,到了蔣委員長允許他結婚的年齡,於是倆人相戀不久,便稟告了雙方家長。蔣家和石家原就有通家之好,對這門婚事雙方家庭都很樂意。
  
1944年冬,倆人在陝西王曲黃埔軍校第七分校的長寧宮舉行了婚禮,婚禮由胡宗南主持,並且借用胡宗南的招待所作新房,蔣委員長沒有時間前來參加婚禮,但送來了兩句話:“好好治家,家和萬事興。”
  
婚後不久,蔣緯國就帶著新娘來到了漢中軍營。
  
抗戰勝利之後那一段日子,蔣緯國夫婦最大的娛樂就是參加舞會。由王叔銘將軍負責的空軍指揮所在他們居住的破廟附近,經常舉辦舞會。舞會給蔣緯國夫婦帶來了不少的快樂,但也帶來了遺憾,石靜宜因此而小產了。蔣緯國曾遺憾地回憶道:“靜宜第一次小產,就是因為跳舞所致,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跳舞時發現不對,回來就流產了。這次小產後,導致石靜宜不論如何小心,又有七次習慣性的小產。遷台之後,靜宜第九次懷孕,第九次懷孕是成功的,胎不單足月,而且已超過預產期。19521031日這一天,她的預產期已經超過兩個星期,那天是父親的生日,我們在臺北市裝甲兵軍官俱樂部舉行慶祝晚會,我母親又正好生病,住在廣州街的老中心診所,而靜宜這天又正好開始陣痛。我發現後,就馬上聯絡她的主治大夫,這位主治大夫是一家婦產科醫院院長。但是他來家裡看過後,說那不是臨產的陣痛,離生產還有一段時間,他要求靜宜留在家裡,還不需要到醫院待產。當時我又要到軍官俱樂部招呼慶典晚會以及我一手訓練出來的樂隊,又要到中心診所看母親的病情,還得照顧靜宜臨盆!但那位院長怎樣也不讓我把靜宜送到醫院待產。我家沒有傭人,這回靜宜快要臨盆,母親特別派了她多年的貼身女傭來幫忙照料。這個女傭相當有經驗,她發現羊水已經流光了,而且產門已開,伸手都已經能摸到小孩的一些頭髮了!但那位院長始終認為尚未到臨盆時刻,不叫送院。我內心焦急如焚,覺得該送醫院,可那位院長最後講了句:“究竟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啊?”他這講了,我也只有聽他的話,但還是央請他來家看看。晚上他又來看靜宜一次後,還是說沒到時間,而且給她吃了顆催生劑。我三個地方跑,一夜沒睡。一直拖到第二天早上五點鐘,我發現胎縮回去了,於是又打電話到婦產科醫院說:“無論如何,我現在要把產婦送到醫院了!”他說:“不必了,我來好了。”這回他用聽筒聽了聽之後,一句話都沒說,就沖到陽臺去捶胸跳腳,我聽到他自言自語:“唉!我以後怎做人!臺北以後怎待下去!”我看了他那個樣子,反而沉著下來問:“現在怎樣了,總該有句話啊?”他才講:“小孩已經胎死腹中。我說:“那也總得把孩子拿出來啊!他這才讓我們把靜宜送到醫院,用產鉗把孩子拉出來,是個女嬰,長得像靜宜。靜宜經過這次難產之後,子宮受到很大的傷害,院長為了替她止痛,不斷給打針吃藥,劑量不是很多,絕對沒有上癮的問題。對於那位院長,蔣緯國只說是當時臺北市最有名氣的婦產科醫生,始終不願說出他的姓名。
  
石靜宜的難產,對蔣緯國打擊相當大。他把妻子生下來的死胎泡在藥缸裡面擺在家裡,後來在朋友的勸說下,才把死胎送回醫院。而石靜宜的心臟開始有毛病,身體日漸衰弱,腹部疼得要靠止痛藥及安眠藥才能入眠。
  
過了不到五個月,國防部應美國邀請,派陸軍主要兵種的將領組團訪問美國陸軍相關的幹部教育與部隊,這個團由徐培根上將帶隊,裝甲兵司令蔣緯國也是成員之一。訪問結束,全團搭美國軍機返國,中途在日本東京落地準備過夜的,蔣緯國接到大使館武官轉來至友蔣有琛的電報,內容是:靜宜病危,速返。蔣緯國即搭乘民航班返台,但回到臺北時,石靜宜已經於三月二十二日病故。
  
蔣緯國後來回憶道:“後來我聽家人和我岳母的描述,情形是這樣子的:在我回國的前一天,她吃了三顆安眠藥,想要好好睡一覺,好在第二天到機場歡迎我回國。沒想到第二天她還是熟睡,家人怎叫也叫不醒,就把她送到中心診所,由醫生給她洗胃。我岳母趕到醫院探視,醫院的人告訴岳母,說靜宜是服安眠藥自殺,後來靜宜醒了,我岳母就問她為什想不開。靜宜說:她沒有啊,她只吃了三顆安眠藥。接著她就想坐起來。但她要起身時,有4個醫護人員,都是男的,進來按住她的手腳,不讓她起來,她掙紮,就在這個時候,她就癱了,不再掙紮了,在場的人連她母親在內以為她又睡著了,其實是她心臟病突發。再叫她,才發現她過世了,她母親一直在旁邊。
  
石靜宜過世的經過,都是岳母告訴女婿的,雖然蔣緯國一家人都認為石靜宜死得冤,但是在哀傷之下,也不打算追究,不論岳母及他,都覺得人死不能複生,追究也無濟於事,反而會把事情弄得更複雜。
  
關於石靜宜的過世,外面頗有一些傳言,有傳言說,她有嗎啡癮;也有傳言指蔣緯國夫婦想在十月三十一日那天讓孩子出生,結果反而誤事;還有傳言指稱是因她走私美金被蔣中正賜死,被蔣經國派人置她於死地,以及她是自殺身亡等。
  
蔣緯國:“實際情況就是這樣,那些謠言全是莫須有的;所謂走私美金,其實是靜宜有次出國玩,沒有忌諱地把用剩的外幣放在口袋裡,結果外界就開始造謠。”他並且強烈指責,許多謠言是從石靜宜的主治大夫因逃避責任而放的話演變出來的。
  
到底石靜宜的死因如何呢?張慕飛老先生給我提供的資料中,有一個名叫陳亨的曾親眼目睹這樣一個場面,他自述道:
  
1953年,我剛剛15歲,在台中宜甯中學讀書,我們這所中學本來就是裝甲兵子弟中學,校長石靜宜,我們一百多名學生大都是由緯國將軍在大陸撤退時用船把我們運到臺灣的,我們對他存著深厚的感情,他也視我們如自己的子弟。我們的學校在台中,常常跑到臺北來看他,而有的同學就住到緯國將軍中華路寓所,他反正是來者不拒、有求必應的。他夫人跟他一樣好客,特別對我們這些宜甯的學生非常親切。
  
1953322日夜晚,我和幾個同學在臺北玩夠了,又跑到緯國將軍家去,但見燈火通明,通過窗戶一看,四個彪形大漢架著石靜宜,正在強迫她吃一包藥,她表現出掙紮,但無可奈何,當時把我們嚇壞了,掉頭就跑。回到台中宜甯中學後,很快聽到石靜宜校長病逝的消息,而我心裡清楚,她是被害死的。因為我親眼目睹了那恐怖的情景,看到了石靜宜掙紮的表情。
  
後來各方面透露出來的情況漸漸具體了,知道是蔣經國幹的。蔣經國當時是臺灣的 No.1情報頭子,他抓住一個美國援助軍用布匹(羅斯福呢)被掉包的貪汙案子,據說已引起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的關注,並指石靜宜涉嫌此案。為了維護所謂 “蔣氏門庭的尊嚴”,而且得悉蔣老總統確實震怒了,故假傳聖旨,對石靜宜“賜死”。宮廷鬥爭實在是不擇手段,極盡殘忍之事。
  
張慕飛曾就石靜宜的不幸與蔣緯國交談過,蔣緯國告訴他,他得悉靜宜病危趕回到臺北時,靜宜已經死了,他岳母滿含悲哀地告訴他簡單的經過,最重要的一句話是:“靜宜不是自殺的”。
  
不是自殺,那就是他殺羅!他也曾暗地問過蔣緯國的隨從參謀吳紹亮,吳紹亮也承認後來聽到石靜宜是“賜死的”。到底是蔣老先生所賜,或蔣經國打著老先生的權杖所賜,這就不清楚了,當時這個案子 緯國完全不知道,他被蒙在鼓裡,到自己最親愛的伴侶被乃兄設計謀害,含恨而死,他仍然被蒙在鼓裡。善良的緯國看來只有在天堂和石靜宜重逢時才得真相大白了。
  
另外,張慕飛先生指出,從蔣緯國回憶中也可以看出:那位給石靜宜看病的主治大夫,既然是臺北最有名氣的婦產科醫師,而且是一家婦產科醫院的院長,就不可能疏忽到石靜宜臨產時還看不出來。也可能這位醫師也是這一陰謀的前奏和一環。
  
從中國歷史上看,宮廷鬥爭一直是殘酷的,而且手段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人都各為其主。蔣經國生前死後都有很多部屬學生把他捧上天,捧經國必須貶緯國,因經國討厭緯國,看不慣緯國的言行與一切活動,甚至不承認緯國是蔣家的人,1948年蔣經國奉父之命,回溪口老家和族人重修蔣氏家譜時,就曾想把蔣緯國自家譜中排除,後因族長及房長都反對才作罷。不承認蔣緯國是蔣家的人,還有倆件事可以看得出來:一是蔣介石遺囑不讓蔣緯國簽字;二是蔣經國寫“守靈一月記”,隻字不題緯國,顯示蔣介石只有他一個獨生子。
  
石靜宜的死因也可能是蔣經國和蔣緯國長期不和的原因之一吧!


( 摘自網路 某特定人士 )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