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upon a time... around 1965.

Once upon a time... around 1965.
無論您走得多遠,也走不出我們的心... 如同黃昏時分的樹影,拖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一個遠古陰謀?!


為何兩千年來都是「天下為家... 不為公」?


一個遠古陰謀        原稿By : 李 察 @ HK


    表面上,「天下為公」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但是,實際上,兩千年來的封建社會,都是為家不為公。

    因由何在?

    這是因為,儒家學說對於這「天下為公」四字,另有解釋。------

                                                                   禮運大同篇,遭到儒家學者改動。

    本來,「天下為公」與「天下為家」,是對立的概念。兩者是矛盾的。

    但是,經過一番改動之後,「天下為公」與「天下為家」,變成了兩個階段。

    儒家提出要先實行第一階段的天下為家,至於那渺渺茫茫的「天下為公」,

    就被送上神台,變成永遠空虛。 

   漢朝是一個本來很有希望的朝代。在漢朝的時候,不知誰發現了一篇很有內涵的文章:

文中提到兩種很不同的社會情況。一種是「天下為公」的、充滿愛心的公平社會。

另一種是充滿了權謀詭計的私心社會。

漢朝統治者為了鞏固私心政權,就修改了這篇文章。

把權謀政治合理化,把天下為公的理想,推到永不可能的未來。

但是,文章本身,有一個完整理念。漢儒的功力未及,無法把這完整的理念破毀。

所以,我們才能夠從支離破碎的文章中,窺見原貌。

(or, 漢儒的功力超高,一切都是故佈疑陣。。我們才得以從蛛絲馬跡中,窺見真象。)

而兩千年來的政治家,唯有孫中山能夠完全掌握「天下為公」的最高理想,不受愚弄。

   此外,尚有一點不可不察:「為公」與「為家」,並不能夠跟「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相提並論。

社會主義理論之中,也並無「天下為家」的自私想法。

甚至是早期的資本主義,其中的「自利」原則(self-interest),也不等於「自私」(selfish)。

世間上,是沒有一種政治理論,公然提倡自私的。「天下為公」是一種文化理想,

就如同「博愛」也是一種文化理想一樣。

   以下,就是李察整理出來的文章原貌。讀者請自行判斷。

*  *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

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是謂『小康』。」

(語譯:大道實行的時候,天下為公。選舉賢人,講究誠信,維護和睦。

所以,人們不獨只是親愛自己的親人,不獨只是呵護自己的子女,

使老年人有所安頓,壯年人各盡所能,幼年人適當成長,而鰥夫、寡婦、

和孤苦伶仃的人,都能獲得供養。男的都有職份,女的都有歸宿。

資源只怕浪費,不必霸佔。氣力只怕貢獻不上,不必只為自己。

所以,陰謀詭計不會興起,盜賊擾亂也不會發生。

所以,晚上睡覺不必關門。那是叫做「大同」。)

(如今大道已經不見了,天下是自私的天下:人們只識愛自己人,

只鍾愛自己的子女。資源和氣力,全為自己。上層的統治者,以世襲制度為禮。

他們建築城牆溝池,以為保安。提倡禮義,以為法紀。

所以,陰謀詭計就很多了,戰禍也紛紛出現了。這就叫做「小康」。)


------------- 用針眼看歷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熱門文章 ★